国家数据局: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小企业的必修课
发布日期:2024-11-19
浏览量:312
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政策和规划司负责人栾婕、数据资源司司长张望、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出席,介绍国家数据局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具体举措和推动国家数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是中小企业的必修课
01
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一方面,要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加强科技创新,包括利用数字技术来提高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的效率,构筑起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提升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智能交付、品牌塑造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02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数据的开发利用
另一方面,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数据的开发利用。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数据供给往往不足,需要进一步发挥数据要素的纽带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强全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融通,形成以产业链龙头企业为主导、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的数据流通利用体系,因企施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0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02
加强数据赋能
在加强数据赋能方面,国家数据局正在研究制定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政策,扩大公共数据资源的高效供给,推动大中小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共同开发利用企业数据,不断满足中小企业等各类企业数据资源的需求。还要深入实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提升中小企业用数能力,实现降本增效。
03
营造数字化转型生态
在营造数字化转型生态方面,支持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打造供需对接、全链协同、价值驱动的数字化转型生态。
培育数据产业是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司长张望表示,培育数据产业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谈及为什么要培育和发展数据产业,张望表示主要有3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不仅自身经济价值巨大,同时应用得当,可以显著改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所以无论是培育新动能、还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都需要加快数据产业发展,向数据要动力、向数据要潜力。
第二,数据必须融入到经济社会活动中,才能发挥其价值,这就离不开数据的“采存算管用”,就是采集、存储、计算、管理和应用,也离不开数据产品和服务的流通和交易。因此,需要培育一批从事技术创新、资源汇聚、应用赋能、流通交易,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经营主体。
第三,将数据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门类,制定针对性政策,有利于回应市场关切,增强数据企业的获得感,也有利于顺应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有效聚集资源,培育一批强有力的经营主体,提高产业竞争力。
坚持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要先立后破,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抓好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政策制定,加快构建适应数据要素特征、符合市场规律、契合发展需要的基础制度。
要注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数据基础设施等建设,就像食品需要冷链一样,数据流通也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将支持地方开展试点探索,打造数据“冷链”。
要坚持问题导向,破除数据开发利用的瓶颈制约。聚焦解决供数、用数中的合规顾虑,持续探索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新路径,着力推进“数据要素×”行动,挖掘和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要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做强做大数据产业。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壮大数据企业,完善数据流通交易服务生态,打造竞争有序、繁荣活跃的数据产业。
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务实开展互惠互利的数字经济合作,加强合作平台建设,积极参与数据治理规则制定,建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无界SaaS: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者
纵观全局,国家数据局自去年10月份挂牌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职能定位,坚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条主线”,统筹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三个建设”的工作思路,推动数据工作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数据工作新局面。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强调,我国是首个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国家。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潜在价值大、发展变化新。

有利于更好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其他生产要素,实现要素创新性配置的作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有利于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丰富应用场景和海量数据资源的优势,促进数据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提升数字时代的国家竞争新优势; 有利于加快数字化赋能,促进经济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的通知
下一篇:激发数字文旅消费新潜能